7月3日北交所融资余额连续9日抬升,59.20亿的“活水”中,集中在哪些板块与标的?机构、融资客又在“悄悄”加仓哪些被低估的成长股?本篇以数据透视资金动向,为短线、波段与中长期投资者提供最新线索。
7月3日资金全景
截至7月3日收盘,北交所融资融券余额报 59.21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净增 1899.34万元。拆解结构看:
- 融资余额 59.20亿元,环比 +1894.16万元;
- 融券余额 87.51万元,环比 +5.18万元。
杠杆资金已连续 9个交易日净流入,北交所市场信心正在温和修复。
39只融资净买入超100万元个股全名单
当天 135只股票获融资净买入,其中 39只资金净流入超过 100万元。头部公司与细分龙头,集中体现了医药、机械设备、电子三大行业热度。
融资净买入前五强
股票 | 融资净买入额 | 所属行业 | 关键词亮点 |
---|---|---|---|
锦波生物 | 2142.85万元 | 美容护理 | 医美高毛利、高速扩张 |
远航精密 | 1384.99万元 | 电力设备 | 新能源结构件高景气 |
康乐卫士 | 705.57万元 | 医药生物 | HPV概念稀缺性 |
华岭股份 | 625.42万元 | 电子 | 半导体封测 FY23净利翻倍 |
中草香料 | 314.35万元 | 基础化工 | 香精涨价+食品替代 |
更多医药、机械设备细分标的,则以 一次性大单净买入为主——多数资金或押注事件驱动型波段机会。
资金集中度:机械设备领衔,计算机紧随其后
从融资净买入过百万的39只股票的行业分布看:
- 机械设备:8只
- 电子:5只
- 计算机:4只
热度核心是 制造业升级+国产替代双逻辑。
例如 天罡股份(机械设备)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高达 5.26%,是“杠杆倍率”最高的一只;胜业电气、巨能股份占比均超 3%,资金对中小市值弹性标的“情有独钟”。
微观成交特征:换手、涨幅透露资金情绪
市场情绪评估,可从 换手率 与 涨幅 两个维度同步观察:
- 整体股价表现:39只超百万融资净买入个股,7月3日平均微跌0.04%,短线资金兑现加速。
- 撮合金鸡:华洋赛车(+7.80%)、卓兆点胶(+5.96%)、远航精密(+3.55%) 涨幅居前;
- 血洗盘口:新威凌(-6.09%)、盖世食品(-3.90%)、奔朗新材(-3.08%) 跌幅靠前,却同时出现 融资逆势加仓,显示部分资金“趁跌抢筹”。
- 加权平均换手率:6.54%,远高于北交所当日 4.31% 的水平。科力股份(26.52%) 换手第一,短线博弈激烈。
👉 想第一时间捕捉北交所能转债+杠杆资金的爆发信号,这‘一键盯盘’秘籍别错过!
典型资金路径剖析
案例一:锦波生物——机构回补,叠加消费复苏
- 融资余额:3.56亿元,占流通市值 1.53%,属 中位杠杆。
- 资金特征:连续三日融资净流入,且增幅逐日扩大。
- 催化因素:6月底公司公告胶原蛋白植入剂新增产能投产,叠加暑期医美旺季,营收预增两成以上。融资客提前布局。
案例二:远航精密——北交所新能源“小而美”代表
- 融资余额:5529万元;单日融资净买入 1384.99万元,占比 25%,杠杆强度极高。
- 行业逻辑:公司为特斯拉4680电池壳体重要二供,7月排产环比提升。产期订单到价催化,游资与融资客共振。
👉 一文看懂北交所新能源小票的交易节奏与止盈区间,点击解锁完整策略。
三点风险提示
- 杠杆资金变化快,融资盘随时可能出现 集中偿还,股价波动放大。
- 小市值标的 对单笔抛压敏感,高换手率+高占比融资余额易出现“闪崩”。
- 行业政策催化 需密切跟踪,尤其是医药与新能源细分,价格波动 与政策同步性高。
常见问题 FAQ
Q1:如何判断北交所高融资占比股还能不能追?
A:看两点:
① 融资余额环比增速放缓即为“信号一”;
② 短期量缩价稳,留下回旋空间。同步检查基本面有无重大负面预期,可有效降低追高尾端。
Q2:北交所与双创板融资规则有何不同?
A:北交所最低保证金比例 120%,科创板 130%;北交所融券卖出需开设专属席位,门槛较高,所以杠杆大多来自融资买股;方向单一,容易形成单边行情。
Q3:融资净买入突然放量,但股价不涨,是否“出货”?
A:需排除大宗交易折价转让。如果是集合竞价阶段出现大单封死,反而可能是先手打板,次日再拉高兑现。此时可盯 隔夜委托额、早盘15分钟分时量,提前判断盘口强弱。
Q4:为何同一只票,融资净买入增加,但融券余额也微升?
A:北交所融券标的稀缺,融券主要用于 套保或日内T+0,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并非完全负相关。小型资金在用对冲锁定短线波动。
Q5:普通投资者参与北交所融资,最少需要多少资产?
A:目前主流券商门槛 50万元证券资产+2年以上交易经验+知识测评合格。融资融券额度按 信用账户净资产×维保比例 计算。
Q6:7月3日新威凌融资净买入143万元却大跌超6%,是错杀?
A:部分资金或因 大宗解禁前夕,选择先融资砸盘再低吸。结合当日跌幅与融资流向看,很可能是主力洗盘模式——“融资背离”越明显,后验反弹动力也越足,但需两天确认缩量止跌。
本篇基于公开数据梳理,仅为信息共享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股市有风险,理性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