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元级无人配送车真的来了:成本从百万缩水99%,快递网点的春天到了吗?

·

关键词:无人配送车价格、末端物流降本、快递网点管理、自动驾驶商业化、路权政策、智能调度、规模化落地、供应链成本优化

价格飞流直下:2018年的“百万豪车”如今只卖1万多元

短短七年,无人配送车价格经历了“蹦极”式下滑:

“简直比iPhone还便宜”,云南保山某快递网点老板赵在信笑称,“再也不用贷款买车了”。

👉 1元/票的超低成本到底怎么算?点击揭秘真实账本

快递网点老板为何此时出手?一张颠倒盈亏的经济账

使用真实数据拆解成本

核心参数数值
裸车价1.98万元
每月FSD服务费1800元
5年总投入12.78万元
月均摊销2130元/月
人力对照(4×5000元)2万元/月
月度节省~1.8万元
单票成本:无人配送车 0.1元 vs 传统面包车 0.17元,降本幅达 40%+。在当前快递行业单票净利 0.05–0.30 元的背景下,“1分利润就能决定盈亏”,赵在信形容。

除此之外,机器还能 24小时待命、即装即发,大幅减少快递员加班与装卸压力,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收散件、拓客增收。

技术、供应链、资本三重叠加:价格“跳水”背后的逻辑

  1. 硬件砍半
    早期车顶的一颗 128线激光雷达 便要10万元,现在 “视觉为主、轻激光雷达” 方案把 BOM 成本打至 5000元以内
  2. 动力电池:过去八年价格跌幅达 68%,2024 年再降 20%。
  3. 产能飞跃

    • 新石器10 分钟出厂一辆车,最快 7天交付
    • 九识自贡基地计划五年后年产 10万辆
  4. 资本狂奔:仅 2025 上半年,头部三家企业就拿下总额 30亿元+融资
    美团、顺丰、京东等大厂“站队”完毕,构建“派别”交叉生态。

👉 供应链最新报价单外泄:哪些零部件正在倒挂?

路权仍是悬顶之剑:能用≠合法,网点如何规避政策雷区

行业普遍呼吁:

  1. 国家层面尽快给出 统一牌照与保险 方案
  2. 地方开放城市快速路 专用车道
  3. 快递企业共同成立 联合合规运营体,共享风控数据

FAQ:关于无人车,网点老板最关心的六大疑问

Q1:车坏了谁来修?配件要多久到?
A:多数品牌在省会城市设前置仓+维修点,常规零件 48小时内可到岗。部分厂家承诺同城4小时上门。

Q2:车辆识别下雨、下雪、施工路段会不会频繁“罢工”?
A:最新软件版本已加入 道路封闭实时库,小雨/中雪可自动降速;在极端天气下后台会推送临时停运指令,保险 0 赔付。

Q3:是否需要快递网点额外配置高精地图?
A:不需要。所有品牌车辆在交付时使用 全国城区标准地图,每 3 个月 OTA 更新。

Q4:车辆故障造成的快递延误,最终损失谁来担?
A:品牌方提供延误商业保险,每月保费已含在1800元服务费内,单票理赔封顶 50 元。

Q5:未来价格还会继续降吗?
A:预计 2026 年裸车价可能跌破1万元,届时租赁模式将成主流(0 首付即可上路)。

Q6:买新车还是等换代?会不会刚买完就贬值?
A:OEM 已声明“硬件两年内不淘汰”,通过软件 OTA 即可升级算法;新车上市半年内官方回收价≥75% 购入价,降低折旧风险。

案例速写:从观望到批量复购的三级跳跃

同一时期,中通武汉陈国庆懊悔“下手早”。2024 年它一次性买断车型花了 17 万/台,如今同款已降到 5.8 万。但陈国庆还是笃定:“早用省出的人工费已回本,晚用的人到今天还在犹豫。”

资本派系图谱:谁投谁、谁离谁又回

派系缠斗也带来专利争议、团队跳槽、客户抢单的白热化场景,倒逼行业技术与服务“双内卷”,最终让小微网点渔翁得利。

无人配送车离“全面普及”还差最后一跃?

快递物流专家赵小敏用一句话总结赛道现状:“处于爆发前夜”。他认为,谁能率先解决安全算法路权牌照快递业务融合三关,谁就能冲进上市窗口。反之仍有大把玩家在门票到期前被无情剔除。

城市配送1000万辆存量+每年100万辆增量,这是无人配送车理论上可替换的“蛋糕”。业内预测 2026–2028年 将出现 两到三家上市公司

当万元级无人车与“最后一百米”智能快递柜、无人机、入户机器人联动,一张立体化末端网络正扑面而来。
对于快递网点而言,留给观望的时间已所剩无几:现在入手,也许只需要 两个月就能回本;两个月后再看,或许就得排队半年。

—END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