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 年 9 月 15 日,区块高度 15,537,393,以太坊主网完成 The Merge,耗能的 PoW(工作量证明) 正式退场,绿色 PoS(权益证明) 接棒。自此,以太坊 能源消耗降低 99.9%,ETH 年通胀率从 4.3% 跌至 0.6%——这一切到底如何发生?本文用最通俗的语言拆解 以太坊升级 的核心逻辑、操作细节与未来路线图。
什么是 The Merge?
Merge=两条链合体。
- 数据执行层:原是 Pow 主网,负责打包历史交易、合约状态以及账户余额。
- 共识层:原叫 Beacon Chain,专注 PoS 共识算法,记录验证者的质押与投票。
合并后,主网把「打包交易」的旧责全部交给 Beacon Chain 的验证者;而 Beacon Chain 则用其 PoS 机制为新链提供「谁说了算」的最终答案。==> 一句话:主网当账本,Beacon 当裁判。
为什么必须升级?PoW的痛
PoW 时代,矿工满世界抢购显卡,能源焦虑、硬件炒作、中心化矿池接二连三:以太坊升级的核心诉求是对外降低能耗,对内降低通胀、提升安全。Merge 将 以太坊网络共识 由「算力」置换为「质押的 ETH」,从此网络靠 加密经济学 而非 钢铁洪流 保护。
升级路线图里程碑
阶段 | 时间 | 关键动作 |
---|---|---|
1. Beacon Chain 上线 | 2020/12/1 | 启动 PoS 验证机制 |
2. Ropsten 测试网合并 | 2022/6/8 | 首次端到端演练 |
3. Sepolia & Goerli 合并 | 2022/7 | 为开发者留足调试空间 |
4. 主网 The Merge | 2022/9/15 | 全网通电升级 |
Merge 之前:双链并行
在合并前,矿工与验证者各司其职:
- 矿工仍在原链用显卡暴力解题,拼算力挖出新区块。
- 验证者则在 Beacon Chain 质押 32 ETH,负责 投票、出块、抓坏人,但链上并不执行真实交易。
链上真实交易仍然在 PoW 主网运行,两条链并行不悖——这有点像飞机做 空中加油:一架正飞,一架待接棒。
Merge 过程三步走
- 监听 TTD
终端总难度(Terminal Total Difficulty)是一个预设大数字,客户端实时追踪每个 PoW 区块的累加难度。 - 触发最终 PoW 块
一旦某区块达到或超越 TTD,该区块就被宣判为「最后的矿工纪年」,后续区块全部由验证者打包。 - PoS 验证者接手
当首个 PoS 区块被 最终确定(Finalized),PoW 客户端自动停工,PoS 节点全面掌权,合并就此完成。
区块切换简单到普通用户无感:没有停机、无回滚、无重放攻击。
Merge 之后:双状态(execution state vs. consensus state)
许多人以为「合并」就是一键合并成一条单链,其实以太坊内部依旧存在两套 元数据:
- Execution state:即原主网账本,地址余额、智能合约状态。
- Consensus state:验证者清单、质押数额、投票历史。
这两层并行维护,客户端用 Engine API 沟通。挖矿时代只需一个客户端,Merge 之后运行全节点要跑 两个(Geth + Lighthouse,或 Besu + Prysm 等组合)。
举个现实案例:Alice 的钱包地址在 Execution Layer 里;她能否出块则由 Consensus Layer 里的 32 ETH 质押记录决定,两层无缝对接,但对节点运营商来说分工清晰。
Shanghai & Capella:Merge 完成后的下一站
以太坊开发团队没有把步子停在 Merge,下一次重磅升级叫 Shanghai + Capella(业界称为 Shapella),斩钉截铁的三大优化:
- 以太质押提款:终于可以解锁质押超过两年的 32 ETH。信标链可按照 提现队列 随时进出,避免大额冲击。
- EOF 合约格式:给 EVM 引入可升级结构,新旧合约互不干扰,开发者无需重做基础逻辑。
- 降低 L2 费用:短期内先压 CALLDATA gas,长期仍剑指 数据分片,准备让 Rollup 时代的 二层手续费 再跌 90%。
👉 解锁质押的 ETH 到底能提振还是砸盘?这里教你风控思路
对普通用户的影响
- 无停机:持有 ETH 或 DeFi 头寸的人不会感觉到任何停机;
- 手续费:升级并未立刻降低 Gas,手续费问题需等待分片 + 二层精细化;
- 质押渠道:上海升级后,用户可通过质押服务商、流动性质押代币(stETH、rETH)享 PoS 年化收益 3.5% ~ 5%。
风险与安全
- 客户端多样性:一旦出现多数节点跑同一品牌客户端,协议漏洞将成片受击——安全靠 节点多客户端化。
- 监听攻击:The Merge 前后,假链可能试图「抢跑」TTD,用户与交易所需锁定链 ID。
- 节点运营商:需要掌握 共识层客户端 + 执行层客户端 的双栈运维技术,才能避免共识分叉。
未来展望:分片 + Danksharding
Shanghai 之后,开发重心将落在 分片(Danksharding):
- 数据块 Blob 把大量交易合成「一捆」,Rollup 仅把 Blob 结果写进主网;
- 提议者—构建者分离(PBS) 严防 MEV 集中化。
当数据可用性扩展到极致,Gas 或降至 零点零几美元——这才是吞吐与费用拐点的真正杀招。
常见问题 FAQ
- Q: The Merge 后我还能继续挖矿吗?
A: 不能。ETH 主网生命周期彻底切换至 PoS,显卡矿工只能去其他算法或网络。 - Q: 升级当天我需要做钱包迁移吗?
A: 不需要。你的私钥、地址、历史交易原封不动;只需节点运营商更新客户端。 - Q: 运行全节点比以前更麻烦?
A: 是的。现在你至少需要同时跑执行层(Geth/Besu + 验证者押金)与共识层(Prysm/Lighthouse)。但官方文档完善,一键脚本爆棚。 - Q: Shanghai 升级后质押 ETH 能立刻提现?
A: 可以「申请」提现,然后排队数小时至数日。大额提取会被协议限速,防止市场骤跌。 - Q: 手续费为什么还没降?
A: Merge 仅换共识,扩容序号是 Proto-Danksharding(EIP-4844)、Danksharding 与 二层 Rollup 协同完成,预计 2024 年开始显效。
结语
以太坊 The Merge 是大航海时代的「电量暴增」而非「终点」。它砍掉了系统的能耗黑洞,却保留了可组合的开发者生态。下一站,分片 + 二层 才能真正把 Gas 费 打下来,让 以太坊生态 无限接近于「去中心化的全球电脑」的初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