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技术分析领域,价格和成交量始终是驱动行情最核心的两大变量。为了提前嗅到资金异动,交易者常用的两大利器——On-Balance Volume(OBV)与Accumulation/Distribution(A/D)——都以“了不起”的方式把成交量信息浓缩进图表曲线里。本篇指南将从计算逻辑、实战场景到多空信号,帮你快速认清二者的差异与互补。
1. OBV 速读:用“加加减减”洞察大资金流向
1.1 什么是 On-Balance Volume?
OBV 指标诞生于 1963 年,由 Joe Granville 提出。其思路很直白:成交量是价格变动的先行兵——若今天的收盘价相对昨天上涨,就把当日成交量算成资金流入;反之算作流出;持平则不增不减。
核心关键词:成交量指标、累积能量、多头与空头 PK。
1.2 计算方式(一句话记住)
今日 OBV = 昨日 OBV + (今日成交量 × 方向因子)
方向因子:涨+1 平0 跌-1
看到没?全程只盯收盘价,公式简洁得像是把一天的交易直接塞进一列流水账。
1.3 读图心法
- 上升 OBV:多头持续加码,量价齐升,主升浪概率大。
- 下降 OBV:空头加强火力,主跌浪在酝酿。
- 背离信号:价格刷新高但 OBV 不再创新高,警惕多头力道衰竭;反向同理。
- 突破确认:价格突破前高,若 OBV 同步放量放大,胜率加码。
2. A/D 探微:考虑全天浮动的“资金流向表”
2.1 什么是 Accumulation/Distribution?
A/D 指标由 Marc Chaikin 在 1980 年代推出,号称“把当日全部价格区间拆开揉碎”。它不仅看收盘方向,还要结合日内最高价、最低价,定量衡量资金到底是逢高抛还是逢低吸。
关键词:资金流入流出、日内博弈、精准分价。
2.2 计算逻辑(分三步)
- 资金比例因子 = [(收盘 - 最低) - (最高 - 收盘)] ÷ (最高 - 最低)
- 资金流量 = 资金比例因子 × 成交额
- 累积 A/D = 昨日 A/D + 今日资金流量
别被公式吓到:说通俗一点,就是把“钱摆在哪儿”精细化——收盘价越靠近当日高点,流入比例越大;越靠近低点,流出比例越大。
2.3 读图技巧
- A/D 连升:主力资金在悄悄吃进,潜伏盘眷顾。
- A/D 连降: pubkey 逢高派发,空头潮涌动。
- 背离观察:价创新高而 A/D 走低,等于空头压盘提前埋伏。
- 趋势锚点:长线玩家用周线 A/D 判断波段趋势健康与否,避免被单日噪音误导。
3. OBV 与 A/D 的硬核差异对照
维度 | OBV | A/D |
---|---|---|
计算粒度 | 只看收盘方向 | 结合当日高低 |
灵敏度 | 低波动遗漏细节 | 日内高低更精细 |
适用周期 | 趋势确认 + 突破验证 | 波段资金跟踪 + 反转预警 |
关键词 | 累积成交量 | 资金流动速率 |
4. 实盘应用:何时选 OBV、何时用 A/D?
4.1 典型用例:OBV 的场景
- 上升通道确认:币价连续拉升,OBV 同步抬升,即量价一致;敢追吗?
- 箱体突破验证:矩形整理突然被一根大阳线击穿,OBV 陡增暴量——真突破非假动作。
- 背离掏底顶:当你怀疑「涨不动了」时,OBV 率先回落,提前给你一记红灯。
👉 想验证不同币种的 OBV 背离?点这里直达专业合约界面,一键切换周期。
4.2 强势助攻:A/D 的舞台
- 日内打短差:1 分钟图上价格砸出新低,A/D 却横盘,低吸信号悄然成立。
- 周线盯长线:多次日线震荡,周线 A/D 45°上扬,慢牛近在眼前。
- 庄家出货早期:游资砸盘前习惯缓慢减仓,A/D 均线提前死叉——别等跌停才知道哭。
5. 高频问答(FAQ)
Q1:看 OBV 还要搭配哪些指标?
建议配合 MACD 或 RSI,用动量指标过滤假信号。OBV 负责资金方向,动量指标测量力度,二者互补。
Q2:A/D 算式那么复杂,是否有懒人均线?
交易平台普遍自带 Chaikin AD Line,通常可直接调用 14 日或 20 日均线,无需手动算式。
Q3:短线 30 分钟级别用哪个更合适?
日内高频适合 A/D,因其对 日内高低 敏感,可捕捉局部资金博弈;OBV 则常用于日线或周线做趋势确认。
Q4:出现“量价背离”后多久出行情?
历史回测显示,90% 以上的 多头背离 会在 5~8 根 K 线内出现回踩/创新高动作。仓位控制依旧是关键,别让一次极端波动带走所有利润。
Q5:合约交易能否直接使用 OBV/A/D?
可以。很多资深合约玩家会把 OBV 背离 + 成交量峰值 作为止损或加仓触发条件;若再配合 资金费率异动,胜率更稳。
Q6:熊市中两个指标会失效吗?
熊市缩量行情下,OBV 容易钝化。此时建议切换到 1 小时级别 A/D 看局部修复,或叠加 波动率类指标(如 ATR)过滤低能量震荡。
6. 实战小贴士:如何同时加载两条线?
- 打开主流行情工具,调出 收盘价图。
- 同时添加 OBV 和 A/D,颜色分别设为蓝色与橙色。
- 观察两条线在关键支撑、压力位出现 金叉/死叉 是否同步;若分叉大,往往是主力调仓区。
👉 立即使用图表回放功能,10 年历史数据验证 OBV 与 A/D 的胜率差异!
7. 结论:组合而非两者择其一
- OBV 简洁直观,确认趋势 和 突破点位 的效率高;
- A/D 精细敏感,捕捉主力低吸高抛 的能力强;
- 最佳姿势 是将二者叠加:先用 OBV 定大方向,再用 A/D 找入场点,最后设置 动态止盈/止损。
只要记住一句话——成交量不会说谎,但读图方法必须多角度,你就能把 成交量指标 变成自己的资金雷达,而非市场噪音的放大器。祝交易顺利,仓位常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