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放大本金、搶抓行情,卻怕被高倍數反噬?以下內容帶你從基礎到實操,全面拆解「合約倍數」對持倉保證金、收益率與強平風險的實際影響。
什麼是合約倍數?
「合約倍數」就是槓桿倍率,可把 100 USDT 當 1,000 USDT 甚至 20,000 USDT 使用。數字越大,同筆本金能開的倉位也越大,潛在收益同步放大;但同時也會放大爆倉風險,並觸發「階梯擔保資產限制」。因此,倍數不是越高越好,而是需要搭配對賬戶權益與市場波動的理解。
核心關鍵詞:槓桿倍率、合約倍數、階梯擔保、可用資產、調整係數、開倉數量、強平風險、收益率。
平台支持的倍數範圍
- 最小:1 倍(等於現貨買入,無槓桿)
- 最大:200 倍(專業或高風險偏好者使用)
- 常見倍段:2、3、5、10、20、30、50、100、125、150、200 倍
👉 立即查看最全倍數風險評估公式,避免保證金「瞬間蒸發」
開倉前:看權益選倍數
開倉前,你需要對「賬戶權益」與「目標開倉數量」做匹配計算。以下以 BTC/USDT 永續合約(面值 0.001 BTC)為例:
範例 1:小本金
- 賬戶權益:100 USDT
- 成交價:50,000 USDT
倍數 | 計算 | 可開張數 |
---|---|---|
1× | 100×1 / 50,000 / 0.001 | 2 張 |
5× | 100×5 / 50,000 / 0.001 | 10 張 |
10× | 100×10 / 50,000 / 0.001 | 20 張 |
觀察:倍數翻倍,可開張數亦線性增加,尚未達到「階梯限制」門檻。
範例 2:中大額本金
- 賬戶權益:100,000 USDT
- 成交價:50,000 USDT
- 規則:30X 以上就觸發階梯擔保係數
倍數 | 階梯可用係數 | 有效擔保資產 | 可開張數 |
---|---|---|---|
30× | 50% | 67,500 USDT | 40,500 張 |
50× | 20% | 60,000 USDT | 60,000 張 |
100× | 10% | 46,000 USDT | 92,000 張 |
重點:當「階梯擔保資產限制」啟動後,並非倍數越高就一定可開更多倉位,反而因為係數降低,有效保證金被壓縮。
持倉中:如何安全切換倍數
開倉後,在「無掛單且品種處於交易中狀態」時,可動態調整倍數。以下情境完整說明倍數切換對收益與風險指標的影響。
案例:多單 100 張
- 開倉均價:50,000 USDT
- 市價:52,000 USDT
- 賬戶權益:1,000 USDT(逐倉)
- 面值:0.001 BTC
現有倍數 | 調整係數 | 持倉擔保資產 | 收益率 | 擔保資產率 | 爆倉風險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5× | 4% | 1,040 USDT | 20% | 92.15% | 低 |
20× | 15% | 260 USDT | 80% | 369.61% | 最低(離爆倉超過三倍安全墊) |
觀察:
- 倍數提高,實際盈虧金額不變(仍為 200 USDT),但收益率因保證金減少而被放大。
- 擔保資產率公式:
(賬戶權益 ÷ 持倉擔保資產) × 100% - 調整係數
;倍數越高,分子權益不變,分母變小,風險指標看似更安全,但調整係數上升,也有可能瞬間臨近爆倉門檻。
倍數切換常見失敗原因
- 有掛單未撤:需要全部撤銷才允許修改倍數。
- 非交易狀態:維護或臨時停盤時,任何倍數調整均被系統拒絕。
- 可用擔保<0:倍數調高後,超出階梯限制導致負值,直接失敗。
- 擔保資產率 ≤0:即將被強平時,系統禁止再提高倍數。
- 網路/系統延遲:偶然因素,建議多刷新頁面或等待片刻重新申請。
👉 一分鐘快速測潛在損益,手把手學會倍數切換的黃金時機
FAQ|讀者最常問的 5 個問題
Q1:我能把 5× 直接跳到 100× 嗎?
A:只要當前持倉無掛單、交易正常、賬戶權益足夠,就可切換至合約支持的任何倍數,系統會即時重算保證金與強平價格。
Q2:倍數忽然拉高,會不會瞬間爆倉?
A:不會。爆倉觸發點只看價格與賬戶權益,倍數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爆倉;倍數拉高只是讓「保證金佔用」變小,從而提高收益率,但同時調整係數也會變大,風險平衡後的實際安全墊需要靠動態監控。
Q3:階梯擔保限制怎麼查?
A:每家平台都有「階梯表」供查閱,關鍵字段包括:風險等級、最大槓桿、調整係數。使用方法:「權益段 × 係數=有效保證金」。
Q4:只想抗單,不想放大盈虧,可以設到 1× 嗎?
A:可以。1× 等於現貨買入,完全不疊加槓桿,無強平風險(除非遇到停市極端情況)。若是期貨,仍需注意資金費率。
Q5:倍數切換會收手續費嗎?
A:不額外收取,但保證金重算可能導致可用資產變動,間接影響後續開倉或掛單額度。
結語:做好三件事,高倍數也能穩健前行
- 定期檢視階梯表,權益觸線時先減倉再提倍數。
- 嚴守槓桿比例上限,新手建議≤20×;經驗投資者≤50×;高頻短線≤100×。
- 必備風控工具:移動止損、分批止盈、定期復盤持倉數據。
掌握量化公式與風險邊界,才能把「合約倍數」真正變成放大收益的利器,而非爆倉的罪魁禍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