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证六创新高:松绑信号频传,如何捕捉A股中期拐点

·

关键词:上证创新高、中美关税、光伏供给侧改革、创业板反弹、消费电子、市场流动性、政策预期、投资策略、套牢区、安全边际

市场速写:缩量阳线背后的“冷热分化”

昨日(7月3日),两市成交额回落至1.31 万亿,较前一日缩减5.4%。缩量之中,上证指数却顶住抛压,再创年内高点0.14%,并带动创业板指大涨1.9%。

看似“杂乱”,实则主线日益清晰:

“成长性 + 政策驱动 + 低估值轮动” 的三因子组合正在形成市场新共识。

政策前置:供给侧改革与市场流动性同步发力

1. 光伏行业压价怪象被敲打

工信部再次定调“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”“推动落后产能退出”。与传统的价格战野蛮生长不同,本轮供给侧发力聚焦品质升级集中度提升

投资提示:光伏链“底部量价”同步反转概率提升,龙头+高毛利新技术(BC电池、钙钛矿)更具α属性。

2. 科创板“1+6”新政加码,中期流动性拐点可期

上交所联合北、上、深三地启动宣贯巡回,重点阐明长期资金入市的细化路径:

简言之:“政策点火 + 中枢抬升 + 资金活水”三项共振,收紧了创业板、科创板报复反弹的扳机。


外部变量:中美关税缓和与EDA解禁的连锁效应

消息落地后,苹果产业链龙头于日内最高拉升逾4%,带动消费电子ETF成交环比放大48%。


资金流向:新兴产业“深蹲起跳”,传统赛道“高低切换”

2025 年以来,内资在“创业板+科创板”合计净流入 1746 亿,而融资余额在高位横盘区间(16800 亿一线)震荡,对比指数刷新新高,说明杠杆资金并未火上浇油,机构+北向拉抬为主。

高赔率场景出现:


实战策略:跳过“追涨焦虑”,锁定三条中期主线

主线关键词布局逻辑市场风险阀值
硬科技半导体、AI、机器人自主可控 + 国产替代 + EDA松绑全球CoWoS稼动<70%
弹性周期光伏龙头、固态电池、PCB供给侧出清 + 订单扩张硅料价跌破6万/吨
红利增厚回购、央企分红、ESG高股息政策窗口期+低波动溢价国债利率上行>40BP

👉 让专业机构为你择时:一键对比高弹性热门标的 vs. 稳健红利指数走势!(立即查看)


近端时间点:关键窗口“七月底政治局会议”

“需求侧加码 + 供给侧去产能” 是否有细化比例?
财政、产业双发力会否同步出台“再贷款工具”?

若会议确认加码,沪深300、创业板指将打开3500/2500 两个整数心理关口的上升空间;若略低于预期,“高位震荡→二次蓄能”的剧本或让低吸选手捡到便宜筹码。


风险沙盘:三因素可能让行情“踩刹车”

  1. 海外通胀复燃→10年期美债升破4.5%
  2. 半年报业绩雷区(尤其TMT方向的高商誉公司)
  3. 外资短线回抽(跟踪离岸人民币即期到7.3触发阈值)

对冲方案:


常见问题 & 答疑

Q: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后还能追吗?
A:指数新高≠所有行业新高。关注估值仍在底部 20%分位数的半导体设备、光伏一体化龙头,以回踩5周线为切入点胜率更高。

Q:消费电子、果链弹性这么大,是反弹还是反转?
A:先看订单:iPhone17 系列备货量预计同比+12% → 叠加国产模组渗透率提升。若Q2财报确认 ASP 超预期,则具备反转条件。

Q:光伏去产能会不会重演2018年“杀盈利”的后果?
A:上轮降价由需求失速+补贴退坡驱动;本轮需求端全球装机增速仍超25%,仅是产能错配。出清节奏更类似2013 – 2014年,龙头盈利反而逐级抬升。

Q:创业板ETF与科创板50ETF怎么选?
A:前者波动大、Beta高;后者集中度高、政策弹性强。按风险承受度“7:3”或“5:5”搭配,可降低个股踩雷成本。

Q:如何控制追高回撤?
A:设置6%-8%的移动止损;或使用“逐步卖出看涨”策略,每上涨5%减仓10%,锁定收益同时留足鱼尾。


结尾打点:别急着“一把梭”,把筹码打在拐点右侧

在A股,方向比位置更重要。当政策底、情绪底、估值底三个底再相聚时,真正的主升浪才会出现。
👉 想第一时间挖出高胜率拐点?抓住科技+周期双轮驱动的下一个“十倍风口”!(立即解锁)

(本文数据来源:工信部、国家能源局、上交所、Wind、财新PMI,所有信息仅作学习交流,不构成投资建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