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3基础设施如何实现爆发式增长:产品、背书与顺势的三重奏

·

在上一轮牛市重启、AI与MEME热潮并存的2024年,WEB3基础设施项目如何完成从0到1甚至跨越周期的跃迁?本文用Solana、TON和io.net三大案例拆解背后的共同路径:极致产品体验 + 稳固影响力背书 + 精准顺势运营,并给出当下阶段可落地的增长路线图。

一、破局密码:SOL链的三级火箭

1.1 技术USP拉开差距

Solana通过历史证明(PoH)把链上时间与状态解耦,让单链性能理论上限长期碾压分片与Layer2。这条高性能、低Gas费的技术路径即是其早期USP,也是开发者能在其上跑出高并发DeFi、NFT与MEME应用的根基。

1.2 影响力背书的杠杆

技术再先进,前三年SOL依旧不被主流市场注重。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,全球头部交易平台FTX宣布把SOL作为核心结算链。交易所生态的背书瞬间引来数百开发者与海量用户,实现从“没声量”到“明星公链”的第一次跃迁。

1.3 体验的打磨与口碑反噬

正因早期夯实的口碑与高黏性用户,即便FTX暴雷、TVL下跌90%,仍有一批核心开发者留守GitHub,让生态不至于归零。

👉 想知道下一轮牛市哪些国产项目能复制Solana的打法?


二、TON链:天生的流量解构师

一言以蔽之:TON把Web2流量池直接升级为Web3的冷启动“弹药库”。


三、io.net:让云厂商先吃到第一口糖

3.1 赛道、资本、节点一次到位

3.2 破局逻辑:利益飞轮

  1. 对云厂商:零成本锁定积分收益,还能转租赚佣金。
  2. 对散户:云厂商参与后显卡难求,FOMO情绪放大。
  3. 对项目:虽BUG频出,但热度掩盖体验短板,用“时间换空间”持续打磨。

结果:积分计划上线三周,GPU接入量翻10倍;币安Launchpool上线即秒空。

👉 下一个“云厂商级”早期角色会出现在哪条链?最新算力窗口正在出现


四、从案例到方法论:增长三步法

次序关键词实操要点
第一步‌痛点级产品体验专注1-2个核心指标:TPS、Gas费、交互步骤数,用真实数据说话。
第二步‌核心角色背书找出生态中可瞬间放大影响力的单个节点(交易所/云厂商/超级App),用利益共享协议换首发资源。
第三步‌顺势抱热点用基金、Grant、黑客松把热点项目“拉进怀里”,最终让热点项目成为你的流量永动机。

五、常见问题 (FAQ)

Q1:我的技术还在迭代,怎样避免“产品不完美”劝退早期用户?
A:先开放沙盒区(Testnet积分、NFT纪念章),让极客玩家成为“荣誉测试官”,把BUG转化为社区存在感。

Q2:找交易所或云厂商背书需要何种筹码?
A:三件套:Token经济预留、联合PR排期、独家流动性激励。给足确定性与诚意,头部节点才会排除顾虑。

Q3:早期预算有限,Grant和黑客松应该倾斜哪些方向?
A:选择与业务共振最大的细分赛道——Solana选MEME、TON选GameFi、io.net选AI Bot。锚定主题,单点击穿。

Q4:如何判断“势”已过,需要换热点?
A:链上活跃地址增速环比骤降30%以上,社媒话题量连续两周下跌;这时应及时发布下一期路线图,修正叙事。

Q5:生态热度高但真实用户留存低,如何破解?
A:引入“签到式”收益:连续使用或持续锁仓NFT/代币即可解锁手续费折扣、抽白名单,实现“以热拉留”。

Q6:对于尚未发币的基础设施项目,启动资金来源于哪里?
A:三条路:技术顾问&节点销售、种子轮股权融资、先签未来Token认购协议(TPA)套现;优先找不稀释创始团队控制权的方案。


结语:复制传奇,但不要复制故事

Solana用三座火箭跑出了性能、背书与热点的最优解;TON凭9亿流量接管流量入口;io.net以“云厂商先赢”完成冷启动。
当下再做基础设施,已不能像2020年那样“只卷技术”。你仍需要相同的底层逻辑,却要用2024年的环境变量重新组合。记住:瞄准生态中最能立刻获利的角色,先让他们尝到第一轮甜头的增长飞轮,才是所有Web3基础设施破局增长的不二法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