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rdless推出新一代「嵌入式信用卡」一站式解决方案,首站联手加密货币巨头Coinbase,率先落地划时代消费级产品,为品牌直链用户打开全新想象力。
当传统联名卡程序仍在走繁冗的审批、对公、系统对接老路时,Cardless用一套纯 API 嵌入式信用卡方案告诉市场:不需要拿下银行牌照,也能自定义发卡、计息、风控、客服与风控模型。 作为首发合作伙伴,Coinbase 随后发布「Coinbase One Card」内侧名单,承诺会员最高可享 4% 比特币返现,并将于今秋在美国全面开放。
在本文,你将深读这场创新背后的三大关键词:嵌入式信用卡、品牌金融主权、加密积分回流。我们将拆解技术细节、商业模式、用户收益,并穿插 FAQ,帮助你判断:当人人都在谈 Web3 与新忠诚度经济,你该如何抓住第一波红利?
为什么嵌入式信用卡会颠覆传统联名逻辑?
过去,品牌想做一张联名信用卡,只能选择与大型银行“抱大腿”:
- 数据归银行,客户从 APP 跳到发卡行页面申请;
- 品牌无法自主设计权益,只能被动接受固定模板内的返现或积分;
- 落地周期 18~24 个月,IT、合规、资本多方博弈。
Cardless 用「API 级」重构全链路,把发卡、授信、清算、客服封装成 SaaS 服务,交给品牌直接调用:
- 70 天内跑通 MVP,从域名备案到实体卡邮寄一次到位;
- 客户留在品牌生态:原生 APP 内即可申请、激活、查阅账单;
- 权益即插即用:可读取用户的链上交易、目录偏好与浏览足迹,一键生成「动态返现」或「免息期叠加 NFT」等花样玩法。
👉 嵌入式金融解决方案的开箱即用蓝图,点此获取完整技术白皮书。
三大核心能力:品牌如何做到“无银行也能发卡”?
1. API 级卡发行引擎
开发者只需三步即可完成集成:
POST /onboard/verify # 身份验证
POST /card/issue # 授信与制卡
PUT /reward/customize # 奖励规则配置所有核心字段与事件(如“额度审批拒绝”或“NFT 奖励已发放”)均支持 Webhook 回调,方便品牌随时刷新 UI 或触发营销动作。
2. 原生激励编排 SDK
将加密资产、电商积分、会员等级放在一张「规则表」里拖拖拽拽,三分钟就能完成类似:
- 在 OpenSea 买 NFT → 额外 1% 返现;
- 线下 Apple Pay 支付 → 叠加 30 天 0 息分期;
- 持仓某 Token ≥100 美元 → 免外币交易手续费。
关键词「加密积分回流」的意义正在于此:消费->积分->再消费,原生打通法币与加密世界。
3. 全球合规即服务
美国 MSB 许可、PCI-DSS、FCA、EMI 全牌照图谱打包成月度订阅,品牌方无需分心应付各地监管差异。
场景化示例:Coinbase One Card 的第一版产品逻辑
| 流程节点 | 传统信用卡 | 嵌入式信用卡(Cardless) |
|---|---|---|
| 获客 | 跳出到合作银行落地页 | Coinbase App 内 3 步申请,无外部跳 |
| 授信 | 银行静态风控 | 链上余额+交易所资产动态授信 |
| 奖励 | 1.5% 固定返现 | 最高 4% BTC 动态返现,支持定时买入或闪兑 |
| 对账 | 银行账单邮件 | App 内交易与加密资产实时同步 |
| 客服 | 银行 400 电话 | Coinbase 内置在线客服 + 24×7 Telegram Bot |
这意味着:Coinbase 不再为每一单转介给“精明的银行客服”,而是用自己的 UI、语气、速度完成整个生命周期闭环。
常见问题与解答(FAQ)
Q1:无需银行就能发卡,资金安全如何保障?
A:Cardless 与 FDIC 成员 First Electronic Bank 合作,所有持卡账户资金均存放于受保存款机构。品牌做的是「前端体验」,银行做的是「底层资金托管」,双重隔离。
Q2:非美国品牌能使用 Cardless 吗?
A:现阶段仅开放美国本土,但 2026 年计划在英国、加拿大、新加坡三地启动试点,API 与 SDK 无需改动即可多区域复用。
Q3:是否需要一次性巨额担保?
A:Cardless 采用「消费时池化」资金结构,品牌只需按滚动日均余额的 10% 拨备保证金,流动性门槛远低于传统 150%+ 担保模式。
Q4:如何防止“羊毛党”滥用高返权益?
A:风控引擎实时检验持卡人在品牌生态的活跃指标,连续三个月无交互将自动下调返现比例,实现“权益即治理”。
Q5:想做实体卡,卡片能在 Apple Pay / Samsung Pay 绑定吗?
A:支持 NFC Tokenization,签发即同时生成虚拟卡号、实体卡卡号、可穿戴设备 Token,三张号码独立,均支持一键挂失。
数据说话:品牌使用 Cardless 后的增长表现
三项封闭测试指标(样本源:5 家美国消费型 App,每家有 5–25 万月活):
- 申请转化率 27%(传统联名卡均值 6–8%);
- 信用卡相关频次 ↑73%,主因 UI 层级全面集成;
- 次月留存 ↑41%,返现实时到账促成持续登录。
更重要的是,由于手续费、权益、营销预算由品牌一手掌控,平均每单 CAC(获客成本)低于同期线上广告最低档位 34%。
结语:下一站 Web3 忠诚度经济
嵌入式信用卡只是「嵌入式金融」庞大赛道的第一站,却最有机会让品牌用最少时间验证忠诚度是否能真正「币股同权」。当 Coinbase One Card 今秋全面上线,下一个接入的可能是你熟悉的电商、游戏、流媒体平台——届时,消费行为将直接驱动链上资产累积,积分不再是“沉睡余额”,而是一键上涨的比特币、ETH 或治理代币。
在数字身份与可编程货币交汇的今天,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营销人,现在都是写下属于你品牌章节的最佳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