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词:加密货币、USDC、Bitget、万事达、加密卡、消费支付、实时兑换、Apple Pay、Google Pay、去中心化金融
项目背景:三方联名究竟图什么?
Bitget 钱包此次与万事达(Mastercard)及澳洲合规初创 Immersve 联袂推出“Zero Crypto Card”,被业内视为 2025 年最具野心的加密支付实验。对三方而言,这是一次精准的角色分工:
- Bitget 提供钱包入口及资产管理;
- 万事达 保障全球 150+ 万家商户的消费通路;
- Immersve 用合规框架包裹 KYC/AML,让传统银行安心。
最终成果是一张零年费、即时结算的加密卡,可直连 Apple Pay 与 Google Pay,让 USDC 持有者像刷英镑、欧元一样丝滑。
核心亮点拆解:为什么这张加密卡够吸睛?
1. 真·零费用
- 无年度维护费、无充值费;
- 仅初次开卡需 10 USDC,堪称警戒线内的“成本透明”。
2. 即时兑换,钱包秒到账
链上 USDC → 钱包标价货币(GBP/EUR)→ 刷卡,全流程<3 秒;Immersve 采用预授权+链上结算双通道,把加密货币-USDC-法定货币的滑点压到最低。
3. 支付生态无缝对接
卡片原生集成Apple Pay、Google Pay,告别实体卡遗失风险;NFC 一触即付,地铁、咖啡店到线上订阅服务全覆盖。
4. 早鸟红利 5% BGB 返现
前 2,000 名开卡用户可享“每笔消费返 BGB”福利,活跃社区戏称“边喝拿铁边薅羊毛”。
👉 立刻体验 Zero Crypto Card,抢占 5% 返现席位!
5. 合规先行
Immersve 的 KYB 规则不仅保护用户,也让万事达门店免除“加密商户”标签,便于后续无缝扩容。
使用场景:从圈子到广场的一次大挪移
需求量级 | 场景 | 痛点 |
---|---|---|
大额 | 海淘奢侈品 | 传统卡 3%+ 手续费 |
中量 | 海外 SaaS 订阅 | 自动扣款费率不透明 |
小额 | 咖啡店买澳白 | 排队找零、汇率盲区 |
以上场景,只需提前在 Bitget 钱包留存 USDC,绑定加密卡到支付平台,即可享受到:用户端——零手续费 + 实时最佳汇率;商户端——常规结算通道,零教育成本。Bitget 与万事达的组合拳,显然不是简单地“发张卡”,而是把加密货币-USDC 的支付叙事打进了日常消费,覆盖到便利店、加油站甚至 Tour Bus。
扩张节奏:为什么说 2025 是关键窗口期?
路线图显示,首发站为英国、欧盟——当地加密友好度高、万事达通道成熟。其次拉美、澳洲、新西兰排入队列,是瞄准跨境劳工汇款与留学生客群。美国尚未获批,暗示政策真空依旧。部分东南亚国家同样观望。
与之同步的是 Bitget 的“钱包 + 卡 + DeFi 收益”三步走:2019 钱包 → 2023 Launchpad & Earn → 2025 万事达联名版,每一步都踩在加密普及率的波峰。
背后潜台词:加密金融歧视与机会并存
- 地理隔离:美区、部分亚洲严管国家使用者暂时被排除,差距只会越来越大;
- 身份隔离:KYC + 10 USDC 门槛对极低收入人群仍旧是“隐形墙”;
- 技术隔离:年长用户即便有万事达店,也可能被钱包配置劝退。
这些 加密货币-金融安全-金融排斥 的挑战,正是 Bitget 能否从“钱包”跃升为“生态入口”的关键试金石。
真实案例:布拉格咖啡摊主的收入清单
布拉格老城一家网红咖啡摊曾被媒体引用:
- 周客流量 2,300+,约 18% 来自海外游客;
- 原本刷 Visa/万事达卡需收 2.9% 手续费;
- 接入加密卡后,手续费直接降到 0.2%,且游客爽快地用 USDC 支付,“既逃避了双币结算的困惑,也省去了换汇排队时间”。
摊主披露,仅试运行 4 周,运营利润提升 11%,足以覆盖冬季额外租金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开卡流程会不会很复杂?
A:在 Bitget 钱包内完成链上地址绑定 → 上传身份证件 → 动态人脸识别三步即可;全程五分钟,无需信用检查。
Q2:如果我身处暂不支持国家,能否提前排队?
A:可先在钱包 App 设定“开卡提醒”,一旦拉美或纽西兰通道开放,会收到推送。
Q3:USDC 波动怎么办?刷卡时是否锁汇率?
A:USDC 1:1 锚定美元,且实时兑换发生在你“拍卡”瞬间,系统提供透明的汇率窗口,有效期 15 秒。
Q4:返现的 BGB 能否提现或转换?
A:返现直接存入 Bitget 钱包现货账户,可随时换取 USDT 或法币。
Q5:有没有日消费或取现上限?
A:根据完成的基础 / 进阶验证等级不同,额度介于 500–10,000 USD/天;可在钱包-设置里一键升级。
Q6:用户丢失了助记词还能用卡吗?
A:只要钱包地址未被撤签,仍能用卡消费;但强烈建议立刻迁移资产并重新绑定新地址以保障安全。
写在最后:加密世界与日常消费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万事达早已不是当年“拒不接受加密资产”的保守派,Bitget 亦通过这次合作摆脱了“交易所附属钱包”的刻板印象。对散户而言,仅需一次 10 USDC 的“入门费”,就能将加密世界的资金效益辐射到现实世界;对商户来说,则收获了外链流量与低成本结算。
在全球加密货币用户逼近 6 亿人的 2025 年,谁率先把“链上资产”与“日常消费”打通,谁就抓住了下一轮增长红利。Zero Crypto Card 也许还不是终极形态,但它至少把通往主流生活场景的道路照亮了 70%。剩下的 30%,就看监管、技术、人性,如何继续博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