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ircle再获1.1亿美元融资,今夏推出稳定币USDC全解析

·

融资大戏:谁在为“美版支付宝”Circle买单?

本周二,美国波士顿传来重磅消息——数字货币支付巨头Circle顺利完成1.1亿美元E轮融资,融资方阵容豪华:

短短两年,Circle估值从2016年的 4.8亿美元 飙升至 近30亿美元。如此跨越式增长,背后正是稳定币、支付入口、交易所合规布局的全盘棋局。

USDC登场:与美元1:1锚定的稳定币新物种

Circle旗下子公司CENTRE计划今年夏季发行 Circle USD Coin(简称USDC),它具备三大特征:

  1. 100%美元储备:每1枚USDC都以等值美元资产托管在银行账户。
  2. ERC-20代币:运行于以太坊主网,转账速度快、费用低。
  3. 合规先行:获纽约州BitLicense、英欧电子货币牌照,交易对手方均为持牌金融机构。

👉 想掌握最新稳定币策略,先看这份深度拆解!

USDC将与 USDT 同台竞技,但Circle强调其透明度更高、监管路径更稳健。

稳定币为什么火了?三大应用场景拆解

以一位跨境电商卖家小赵为例:
“过去用传统电汇给美国供货商付款,3-5天到账,手续费0.8%。现在用USDC,链上转账仅15分钟,综合成本低至0.1%,利润立马提升。”

👉 立即体验USDC转账,感受即时到账快感!

版图雄心:Circle如何将USDC装进生态网络?

  1. Circle Pay:700万现有用户将绿色通行直接使用USDC进行点对点付款。
  2. Circle Trade:每月10亿美元级别的加密资产交易,可用USDC报价、结算,有效降低对手风险。
  3. Poloniex交易所:去年被Circle收入囊中的Poloniex将增加USDC计价区,展开对传统 USDT 交易区的正面冲击。

通过与 钱包、交易所、跨境支付通道 三大入口打通,Circle意图让USDC成为“数字货币里的美元”,实现 离线-在线的资产无缝迁移

合规开路:牌照、监管、透明度

Circle一直标榜“最懂监管”的加密公司:

此次发行USDC,CEO Jeremy Allaire表示:

“我们会定期披露储备银行名单和审计报告,接受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查,努力比USDT更透明。”

这种“监管优先”打法,也为后续金融机构采用USDC铺路。

比特大陆的角色:矿机巨鲸为何押注稳定币?

比特大陆不仅拿出真金白银领投,更将提供算力与节点基础设施支持:

  1. 挖矿收入多样化:在市场低迷期,用稳定币锁定收益,减少价格暴露风险。
  2. 跨境资金池:比特大陆的芯片采购、矿机销售多以美元结算,USDC可降低换汇成本。
  3. 生态协同:CENTRE计划将比特大陆节点纳入储备证明系统,链上审计实时可查。

此举显示,矿圈巨头正从“卖铲子”延伸至“做底层货币基础设施”,争夺新红利。

案例分析:USDC能否撼动USDT“老大”地位?

维度USDCUSDT
发行主体Circle + CENTRETether Limited
储备审计会计事务所月度审计不定期律师证明
监管牌照BitLicense等
交易对数量快速增长(Poloniex等)100+交易所
流通市值(观察日)≈50亿→预期今夏翻倍≈600亿

结论:USDC以透明度、合规性切入,擅长机构客户;USDT以先发优势占据散户心智。短期内或走向差异化并存。

FAQ:关于Circle和USDC你最关心的6个问题

Q1:USDC和USDT到底有什么区别?
A:USDC由美国持牌信托公司储备美元且每月出具审计报告;USDT由Tether托管但公开度仍受质疑。

Q2:作为普通用户,如何获得USDC?
A:可在Poloniex、OKX等交易所买入,或通过Circle官方钱包用美元1:1兑换。

Q3:USDC是否会被美国政府冻结?
A:Circle拥有纽约银行牌照,且托管银行在美国联邦监管体系下,极端情况下需配合执法;日常场景中,合规KYC用户不受限制。

Q4:USDC转账真的比银行便宜吗?
A:以太坊链上高峰期Gas费或高于普通银行,但Circle正在集成Layer2与侧链,目标把费用降到几分钱。

Q5:Circle下一步还有哪些动作?
A:计划在日本、新加坡申请更多支付牌照,并考虑发行欧元、英镑稳定币。

Q6:比特大陆是否因此垄断USDC节点?
A:不会。CENTRE将开放节点选举,遵循开源规则,比特大陆仅是初始成员之一。

结语:稳定币只是起点

从2013年以“比特币转账App”起步,到如今手握 支付、交易所、稳定币、合规 四张王牌,Circle正被华尔街视为“最有可能复制支付宝模式的美国公司”。USDC能否复制美元在全球的统治力,在于其 能否在全球监管棋盘上持续得分

对于加密行业的你我而言,便捷低成本可验证是长期需求。Circle给出的答案,或许就是下一波红利入口。